查看原文
其他

雪域康巴 ,是谁在为生命守护?

2018-02-13 刘杰、李华时 人民武警

点击上方“人民武警”可订阅哦!



不久前,在武警四川省总队甘孜卫生队接受康复治疗的战士方川完成了每天例行的高压氧治疗。走出高压氧舱的方川一身轻松,经过半年多的治疗,他头部因训练摔伤留下的伤口已经很少感觉疼痛。医生说,再过不久,他就可以康复出院回到部队,回到战友们中间去了。


在从前,像方川这样的伤病员只能送到1000多公里外的总队医院救治,还有更多的伤病员只能在条件简陋驻地医院勉强就诊。


自从甘孜卫生队建成以来,驻守在康巴高原的官兵们的卫生医疗条件得到极大改观,在这里,良好的就医环境让人身心舒畅,温馨和谐的军人病区更让所有伤病员体会到家的温暖。“保障高原官兵,服务雪域人民”的标语在门诊大厅居中悬挂,成为卫生队建设理念的最好见证。


盼,健康成为生命禁区最大期望



位于川西北的康巴高原,平均海拔达3500多米,这里空气稀薄,自然环境恶劣,当地医疗卫生条件十分落后,危重病人经常得不到及时有效医治,而后送又十分困难。驻守在这里的武警官兵的身心健康也时刻面临威胁。几年前,一个偏远艰苦中队的一名战士王滔突发阑尾炎,受医疗条件和交通的限制,当这名战士被送到1000多公里外的总队医院时,阑尾已经化脓穿孔,引起腹腔感染,生命垂危。经过医院专家紧急手术,才成功救回了战士生命。但由于不及时,这名战士饱受伤口反复感染的痛苦,往返医院3次才彻底治愈。


高原地区任务繁重,实战中伤病员能不能得到及时有效救治,也影响任务的完成。那一年,一位基层干部在执行任务过程中,因患感冒未能得到及时救治而恶化为高原肺水肿,随时面临生命危险。后来经过一天一夜的转运后送,才在驻地医院的抢救下转危为安。“不怕高原条件苦,就怕在高原患病。”许多在康巴高原的官兵战士说。


长期以来,为破解高原官兵看病难的问题,武警四川省总队党委可谓费尽苦心,他们责成总队医院以定期派出医疗队巡诊、开通远程会诊、派出专家到卫生队代职等方式,倾心尽力为官兵服务。但由于基层卫生队人员在位少,医疗设备老旧短缺,导致大病不敢看、小兵治不好,保障能力偏弱,极大的制约了驻高原部队卫勤能力的建设发展。



“坚决贯彻习主席‘把官兵冷暖放在心上,帮助官兵排忧解难’的指示,我们要把海拔3000米以上地区官兵吸氧、看病难的问题一举解决。”在武警部队党委的关怀指导下,总队党委开始积极探索艰苦边远地区医疗保障新路子,他们上下合力,决心以甘孜、阿坝卫生队为试点,高效推进“集中管理、派出保障”试点工作。


武警四川省总队医院院长周建丽介绍说,我们将医疗机构前置、医疗资源前移,把“面向部队、服务官兵”作为总队医院建设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仅使综合救治水平得到有效提升,更为向“打仗型卫勤”聚焦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难,困难再大也要想方设法克服



决心好下,可行动却困难重重。缺人才、缺资金、缺资源……一道道难关摆在了官兵的面前,是缓缓推进,等上级支持帮助,还是迎难而上,将一个个难题一一克服?总队党委用行动做出了响亮的回答。


他们把卫生队建设作为服务高原官兵得实事、大事来抓,总队领导亲自牵头,严密部署。担负具体任务的总队医院领导多次率工作组深入甘孜卫生队调研,对业务规划、人才培训、医疗技术的开展和支持、医院感染控制、医疗风险防范、质量管理等内容进行研讨,确立了“2年内建成2个以上特色科室,3年内达到军队二级甲等综合医院水平”的建设目标。



宏图绘就,千帆竞发,曾经天堑般的困难被官兵们一一踩在脚下。征地困难,资金难到位,他们就满怀诚心,拿着建设方案一次又一次找到驻地党委政府沟通协调,最终感动了地方领导,决定在土地、建设等各方面给与大力协助;资源稀少,设备难购置,他们便积极向总部卫生部门申请援助,争取划拨专项经费;人才短缺,能力有短板,总队医院便克服自身困难,完善营区绿化、文体设施,单独设立军人就诊和住院专区,打造休闲文化长廊,为伤病员就医、康复、休养提供了良好环境;结合藏区官兵发病特点,配备有CT、彩超、腹腔镜、高压氧舱等适应高原医疗需求的先进设备,总价值达1200余万元;研究制定《甘孜卫生队管理规定》,总结出军人病员“医、教、训、管”的经验,将医院长期形成的管理成果探索运用到卫生队管理之中,从正规一日生活秩序入手,严格部队管控,在高原形成了区域性急救和疑难重症治疗中心。



每年一轮换的方式,选派优秀医护团队深入卫生队全面开展工作。目前已进行了4批次的轮换,采取高职人员“一兼多职,一专多能”建设模式,定期邀请军地专家来队进行教学、坐诊,通过岗位锻炼、以老带新、进修学习等形式,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围绕“拉得出、上得去、展得开、救得下、治得好”目标,大力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在高原形成了一支“前方救援及时、后方保障有力”的应急力量,圆满完成了“11.22”康定抗震救灾、甘孜州职业技术学院群体性食物中毒处置等重大卫勤保障任务。


主治医师李峤珂先后12次深入高原卫生队代职,为高原官兵体检、巡诊。2015年6月,得知医院要选派业务骨干到甘孜卫生队工作,刚代职回来的他又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主动请缨参与到甘孜卫生队建设工作中。目前,由医院派出人员和原支队卫生队人员组成的卫勤骨干力量经验丰富、干劲十足,他们已成为保障辖区内任务部队官兵和各群众的重要医疗力量。



结合高原特点,着重加强高原常见病、多发病的研究治疗,发展了以腹腔镜和胃肠镜为主的优势学科,率先在藏区开展腔镜手术,形成急诊、内科、外科3个业务团队,探索了藏区卫勤保障新模式。每年进行2次医疗巡诊,深入石渠、理塘等甘孜18县,用时1个月时间,累计行程10000余公里;积极做好基层卫勤骨干带教培训,为部队官兵巡诊、体检2.5万人次,军人门诊量8085人次、收容量636人次、手术量207台次,先后救治多名重症官兵,打造了藏区卫勤保障的建设成果,经验被推广应用。


情,高院医疗体现浓浓爱兵为民情



“小张,经我初步判断,你患的是高原缺氧性胃肠病,建议你先按我开的药吃两天,如果没有好转,就马上来医院诊治。”这不是一次普通的面对面诊疗,而是卫生队医生王月兴利用远程医疗系统给远在700公里外的石渠县中队战士张学强展开的一次远程会诊。


石渠县中队地处康巴高原深处,平均海拔4200多米,驻地医疗资源匮乏。在以前,官兵们如果患了急性病,至少要两三天时间才能赶到支队卫生队诊治。而现在,利用远程医疗系统,官兵们在第一时间就能得到治疗。



甘孜卫生队的建成,给驻守在康巴高原的官兵们带来了极大的福音。甘孜支队领导说:“卫生队建成后,后送里程大大缩短,官兵在第一时间就能得到有效救治,也为抢救急重症官兵赢得了黄金时间。”


“医生,快救救他,他痛得太厉害了!”几个月前,甘孜支队九中队战士王兴荣因出现下腹部疼痛、血便、心慌等症状,被紧急送到甘孜卫生队救治。来到卫生队时,王兴荣已处于休克状态,生命垂危,专家组紧急给予吸氧、止血、输血等治疗。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抢救,王兴荣脱离生命危险,各项生命体征逐渐平稳。



“全体医护人员始终把‘姓军为兵、服务人民、建院为战’的根本宗旨放在第一位。”武警四川省总队医院政委李英强介绍说:“甘孜卫生队的建立,是上级党委贯彻习主席指示精神,关心关爱高原官兵身心健康,推动保障模式创新的重要举措。他将医疗机构前置,医疗资源前移,必将打造出一批服务高原官兵的‘前沿阵地’,服务雪域人民的‘窗口舞台’。”


一次,笔者随同甘孜卫生队医疗小分队来到甘孜州田坝乡田坝村岗岗组,由理论骨干组成的宣传小分队,走进群众家里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帮助驻地群众更好的学习掌握党的十九大精神。同时,为藏区村民测血压、解答疑惑,免费发放常用药品。77岁老党员李如琼拉着官兵的手激动地说道:“你们每年都来看我,免费发放药品,在党的好政策带领下,我们过好日子的越来越好。”当医疗小分队准备撤回营区时,李如琼拉着护士长袁愿手依依不舍表示感谢。



近年来,该医院甘孜卫生队始终把驻地当故乡,视人民为亲人,在扎实做好为兵服务工作的基础上,利民、惠民、便民的义诊之路从未停歇,通过开展送医送药活动,深受驻地群众的欢迎,得到了驻地百姓的广泛赞誉,2015年被总队表彰为“基层建设先进单位”,被泸定县表彰为“拥政爱民先进单位”,事迹先后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人民武警报》等报刊杂志发表。


你可能还喜欢

 

1、武警特战军旅剧《利刃出击》近期火爆登场

2、武警部队机关迎新春团拜会文艺演出在京举行

3、节目众筹!武警网络春晚和你约约约~

4、“遇见 · 武警”随手拍征稿启事

5、@所有旅客 | 知道这些,春运路上再无“囧途”


本信息为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监制:杨敏、孙延东、刘凤桥
图片监制:刘海山

主编:王文、魏国荣
编辑:冰晶、化炜、别特、梦园、马帅、达舟
邮箱:wjxinmeiti@163.com


觉得不错,请点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